为了更好地评估母乳质量,保障婴儿获得充足营养,母乳分析仪应运而生。然而,围绕母乳分析仪存在诸多疑问,其中较为关键的便是:母乳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吗?它又能否进入公立医院呢?
要判断母乳分析仪是否属于医疗器械,需依据医疗器械的定义和相关监管规定。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等。
从功能上看,母乳分析仪通常利用中红外光谱分析等原理,测定母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干物质等含量,并计算得出总能量,帮助医生了解、评估产妇乳液的营养水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相关产品分类界定通知中,将母乳分析仪明确归类为医疗器械。其检测结果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参考,有助于指导产妇合理调整饮食,确保母乳营养均衡,从而对婴儿的营养支持和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符合医疗器械用于生理过程检验、调节、支持的目的。
既然母乳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那么它进入公立医院的可行性如何呢?事实上,在现实中,已有众多公立医院引入了母乳分析仪。以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为例,曾公开招标采购母乳分析仪,为产妇提供母乳成分检测服务,助力科学喂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也通过快速竞价采购了母乳分析仪,用于相关医疗工作。
公立医院引入母乳分析仪,主要基于多方面需求。首先,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群体,精准了解母乳营养成分,能够为其提供个性化喂养方案,提升婴儿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其次,对于部分母乳质量存在问题的产妇,如乳汁中营养成分不均衡,通过母乳分析仪检测,医生可以针对性地给予产妇饮食建议,改善母乳质量。再者,随着人们对科学育儿重视程度的提高,产妇对母乳质量检测的需求也在增加,公立医院引入母乳分析仪,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当然,公立医院引入母乳分析仪并非毫无门槛。设备采购需遵循严格的政府采购流程,要综合考量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资质等因素。例如,投标供应商若为生产企业,所投产品属不同类别医疗器械时,应提供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备案凭证或生产许可证;若为经营企业,也需提供对应类别的经营备案凭证或经营许可证。同时,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检测结果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
母乳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并且基于其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满足相关采购标准和流程的前提下,够进入公立医院,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科学育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 上一条:母乳分析仪:母乳对宝宝肠道健康有何帮助?
- 下一条:母乳分析仪如何清洗消毒?